您现在所在位置: b体育 > 新闻中心 > 公司资讯

公司资讯

Company information

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常见问题

Common Problem

b体育官网入口在线国内工控连接器领先厂商维峰电子:积极布局汽车及新能源领域

发布日期:2024-02-19 12:48 浏览次数:

  b体育官网入口在线国内工控连接器领先厂商维峰电子:积极布局汽车及新能源领域公司前身维峰有限成立于2002年,成立之初,主营排针、排母、牛角、简牛系列等基础产品,面向电脑及周边领域。

  此后,公司设立塑胶模具加工中心、注塑车间以及冲压模具加工中心、高速冲压车间,并开发出Wafer系列产品,取得美国UL、加拿大CUL安规认证。随着产品系列的不断完善,公司开始将业务重心转移至工控领域。

  2013年定位高端市场推出间距最小可达0.4mm的精密板对板系列产品,产品附加价值大幅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

  公司自2015年陆续推出主要用于太阳能逆变器的简牛、牛角等产品,切入新能源领域,并开发I/O系列产品,进一步丰富工业控制连接器应用场景。

  2017年,公司迁入虎门工厂,厂房面积增加至3万余平米,并在2019年,增投高端冲压及注塑设备,扩建模具加工中心,制造能力进一步加强。

  维峰电子提供高端精密连接器产品及解决方案,产品可广泛用于工业控制与自动化设备、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光伏逆变系统等系列应用场景。

  1)工业控制连接器:公司产品具体可应用在伺服电机、可编程逻辑(PLC)、机械手臂、工业电脑等工业控制与自动化设备。工业控制与自动化设备长期在振动和噪音环境下处于不间断运作状态,部分还涉及光电传感、电磁耦合等非接触式连接,这对工业控制连接器的可靠性及耐用性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2)汽车电子连接器:公司产品具体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以及车载媒体设备、高清影像系统等。汽车连接器关注行驶状态下人车交互间的数据传输,同时匹配汽车厂商所提出的高集成度、高精度及轻量化标准,以降低整车能耗。

  3)新能源连接器: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在太阳能及风能逆变系统。新能源连接器在有效处理电信号的同时,兼顾抗腐蚀、防漏电和面对户外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等特点。

  1)工业领域:客户包括汇川技术、泰科电子、英威腾、蓝海华腾、台达电子、研华、珠海松下、天津霍尼韦尔、浙江中控等工控设备及元器件厂商;

  3)新能源领域:客户包括阳光电源、固德威、艾罗能源、SMA、Solarage 等逆变器及其他配件厂商。

  截至2022年9月1日,创始人之一李文化直接持有公司41.71%的股份,通过康乃特间接控制公司15.17%的股份,康乃特为公司核心员工持股平台,激励较为充分;李文化之子李睿鑫直接持有公司7.58%的股份;李文化之妻罗少春直接持有公司22.75%的股份。

  李小翠和李绿茵分别直接持股3.79%和0.92%。德彩玉丰、曲水泽通、莞金产投、富民创投分别直接持股4.41%、2.20%、1.03%和0.44%。

  2019~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32亿/2.73亿/ 4. 09亿元,CAGR为32.72%,主要系国内工业控制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背景下,行业下游需求增加,公司工业控制连接器、汽车连接器等持续快速增长。

  2022Q1-3公司营收3.57亿,同比增长17.34%,增速有所放缓主要系2022年国内疫情防控致生产物流受限以及下游工业控制领域需求增长疲软。

  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为工业控制连接器,18~21年占比逾70%,汽车及新能源连接器销售增长迅速。

  2019~2021年,公司工业控制连接器营收分别为1.78亿、2.08亿、2.99亿,占比分别为77.24% /76.50%/73.81%,是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且营收规模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20、2021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7.08%和44.05%。2020、2021年销量增长分别为11.90%和34.38%,销售均价增长分别4.63%和7.19%,销量增长是销售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2019~2021年,公司汽车连接器营收分别为0.32亿、0.39亿、0.59亿,2020、2021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0.69%和49.88%,近三年汽车连接器营收占比较为稳定,分别为14.13%/14.42%/14.48%。2020年受益于SDC系列板对板端连接器等高价值量产品出货量大幅提升,2020、2021年汽车连接器销量增长分别为10.76%和32.95%,销售均价增长分别8.97%和12.73%,价量齐升实现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

  2019~2021年,公司新能源连接器营收分别为0.15亿、0.22亿、0.43亿,营收规模增长迅速,2020、2021年营收增速分别为45.76%和96.74%,营收占比不断增长,分别为6.57%/8.11%/ 10.68%。受益于光伏行业下游旺盛需求,销量增加带动营收高速增长。2019~2021年间新能源连接器平均单价逐年小幅下降,原因在于自动化水平提升,生产成本下降。

  公司19-21年综合毛利率均在45%以上,高毛利主要系公司所处细分领域竞争格局及生产经营模式所致。

  公司2020年毛利率同比+2.50%,2021年毛利率同比-2.24%,毛利率波动幅度较小。公司主要面向国际一流连接器厂商主导的、国产化程度较低的工业控制连接器细分领域,并拓展汽车连接器、新能源连接器领域的新产品。

  公司瞄准国际一流连接器厂商无法覆盖的空白市场,且公司下游客户群丰富,公司通过丰富产品系列、精益化生产b体育官网入口在线、定制化经营模式形成现阶段营收规模相对较小,但盈利能力突出的特点。

  1)工控连接器:2019年公司工控连接器毛利率为44.13%,2020年产品成本下降b体育官网入口在线、产品单价上升,致使毛利率+3.4pcts;2021年电镀、铜材、塑胶等原材料涨价且成本未能及时向下游转移,毛利率同比-2.79pcts。

  2)汽车连接器:毛利率相比其他产品略高,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定位服务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并进入了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大型车厂直供体系。

  近三年公司汽车连接器毛利率分别为54.53%、52.67%、51.10%,2020年、2021年毛利率同比-1.57pcts/-1.86pcts,主要系2020年公司SDC系列高端精密板对板端连接器等产品销售比重提高,产品成本增长幅度较价格增长幅度更大。

  3)新能源连接器:2019~2021年因销售量增加,公司生产工艺优化,生产组装检测段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产品单位成本和单价持续下降。2020年下游光伏行业需求增加,毛利率同比+3.96pcts至44.46%;2021年毛利率同比-0.73pct,系产品价格下降幅度略大于成本下降幅度。

  1)销售费用:公司销售费用占总营收约4%,略高于同行,原因在于公司的规模效应尚未显现。2021年因销售业绩大幅提升,销售人员薪酬大幅增长。

  2)管理费用:公司管理费用率略低于同行。2020年支付股利269.5万使2020年管理费用增加。此外,咨询服务费逐年减少主要系2019年和2020年精益生产咨询顾问服务项目、集成产品开发管理咨询顾问服务项目等项目费用较高所致。

  3)研发费用:公司研发费用率高于同行水平,系产品结构和定制化生产决定。2021年职工薪酬和材料费增幅较大,分别系研发人员人均薪酬上涨和新产品研发项目增加所致。

  4)财务费用:公司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4%/1.43%/0.62%,2020年财务费用率有所偏高主要是因为发行人外销比例较高,人民币升值产生的汇兑损失较高。

  2021年财务费用率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失减少,以及长期借款的减少降低了利息费用的支出。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0.8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0.80亿元,净利率有一定调整主要系2022年受疫情以及下游需求疲软影响,公司未能达到理想产能稼动率,毛利率有一定下滑。

  公司核心研发人员具备多年研发及实践经验,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近17%。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68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6.67%。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共5人,多名工程师曾先后在泰科、安费诺等知名连接器厂商从事相关工作,或在模具开发和连接器制造领域有2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公司研发团队在连接器领域具备良好专业素养及技术实力积淀。

  公司核心技术均系自主研发,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超10%。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取得境内专利99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91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以及德国实用新型专利1项,涵盖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等领域,主要核心技术均系与连接器及其精密零组件相关的技术。2018年至2022Q1-3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均在10%以上。

  连接器是一种连接电气端子以形成电路的耦合装置,作为关键基础元器件用以实现电线、电缆、印刷电路板和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

  在保持系统与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等变化的前提下,传输电信号、光信号或电磁能量等。

  连接器从结构上可以细分为接触件、绝缘体/基座、壳体和附件等。按照传输的介质不同,连接器可以分为电连接器、微波连接器、光连接器和流体连接器;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连接器可分为板对板连接器、线对板连接器、线对线连接器。

  连接器作为构成整个电子系统必备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包括工业控制、汽车及新能源在内的下游市场,其中汽车和通信是连接器最大的两个细分领域。

  随着5G通信、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物联网、工业4.0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快速发展,连接器行业日益呈现出专业化趋势,未来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据B&A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连接器在通信、汽车、消费电子、工业控制、轨道交通领域的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23.50%/21.90%/13.10%/12.80%/7.00%,合计达78.30%。

  预计随着物联网、工业4.0、新能源汽车、5G通信、清洁能源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连接器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根据Bishop&Associates,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2023年预计将超过900亿美元。

  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北美、欧洲是全球连接器的主要市场,2020年市场份额占比分别达到32.18%、21.51%以及20.47%,合计达74.16%。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波动影响,北美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地区连接器市场增长有所放缓,2020年市场份额占比均出现下滑。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则增长强劲,2020年中国市场份额占比持续提升,是当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地区,成为推动全球连接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据Bishop&Associates数据,世界前十大连接器企业市场份额从1980年的38%提升至2021年的61%。国际头部厂商积累深厚,产品矩阵完备,具备先发优势和品牌竞争优势。

  近几年以泰科、安费诺、莫仕等为代表的海外厂商在全球市场上仍占据领导地位,2020年泰科、安费诺、莫仕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5.5%/11.9%/8.3%,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连接器主要强调接触阻抗、插拔次数、环境适应性等。连接器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组合范围非常广泛,具有高定制化的特征,供应商需充分考虑不同应用场景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案,提高产品可靠性。

  高密度要求在单位空间内排列更多信号传输通道,而在单个设备中完成多通道传输亦将推动连接器产品的小型化发展,相应连接器产品接插件端子中心间距更小,高度更低,这对供应商精密加工能力和在模具、焊接等工艺环节精细化运营提出高要求。

  信号传输的时标速率达兆赫频段,脉冲时间达到亚毫秒,同时克服高速高频产生的交变电磁干扰。这要求连接器厂商在产品设计方面借助电磁仿真软件进行评估,并在加工制造方面实现更高精度标准。

  我国制造业正处在由数字化、网联化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连接器智能化转型通过增加有源元件将连接器件变更为更为智能的组件或模块产品。

  工控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类设备。工业控制系统中包含大量电气元件及设备,从PCB线路板、传感器,到驱动器、电机,再到工业电脑、电气柜等,此类设备都需相互连接协同工作,形成对工业控制连接器的巨大需求。

  相较其他类型连接器,工业控制连接器能够广泛适用于工业生产。应用场景包括:伺服电机、可编程、机械手臂、工业电脑、变频、数据存储设备、仪器仪表等,连接器产品多为电连接器产品。

  工业控制及汽车等领域连接器所面临的工作环境相较更为复杂,包括污垢、灰尘、温度、湿度和机械振动冲击等因素都可能干扰典型连接,影响信号传递效率。

  其中密封等级需达到IP67、IP68标准,产品寿命及耐腐蚀达到国际EIA工业应用标准。随着应用场景的进一步丰富,连接器未来环境适应性要求还将不断提升。

  此外,为了减少因连接器损坏、机器停机检修带来的经济损失,连接器产品更长的安全使用寿命是工业领域的需求方向。工业及交通等领域连接器产品寿命周期较长,整体行业产品迭代速度较慢。

  随着电子设备的精密程度不断提升,对应连接器产品在兼顾稳定性同时需实现更窄间距和更高集成度。工业控制设备的通用板对板连接器从以往2.54/2.00/1.27mm逐步过渡到0.8/0.635/0.30mm间距,线对板I/O连接器也表现出明显窄间距发展趋势。随着信号并行传输技术广泛应用,电信号、微波信号、光信号等需集成到同一个连接器中,并实现各信号独立传输、互不干扰。为此需要提高单个连接器对应PIN针数量,增加信号传输通道和功能。

  随着信息化电子系统传输的瞬间数据量显著增加,当前工业控制连接器主流传输速率达3Gbps以上,并已向40Gbps以上逐渐发展。而数据传送所要求的更大带宽也使信号频率上限不断提升。着需要连接器能够实现更高速率和频率的信号传输,同时克服高速高频产生的交变电磁干扰。

  全球工业自动化背景下,工业控制连接器发展势头强劲。因美国、德国等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加快推动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与此同时部分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并利用后发优势快速实现规模扩张。

  据IHS统计,2019年全球工业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约2147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增长至2300亿美元。而中国工业自动化虽起步较晚,但凭借持续增长的经济规模及市场容量,发展势头强劲。

  根据中国工控网数据,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1410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530亿元,CAGR为6.7%,预计2022年同比增长11.3%至2816亿元。

  伺服电机、可编程、工业机器人、工业电脑、变频等下业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成为国家新基建的重要一部分,工控系列产品作为工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程中的主要控制中心和数据采集中心,市场潜力巨大。

  1)伺服电机:受到下游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设备等产业扩张的影响,伺服电机在新兴产业应用规模也不断增长。据中国工控网数据,2021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为169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增长7.1%至181亿元,17-22年CAGR为9.38%。

  2)可编程逻辑:据MIR数据及预测,2021年中国PLC行业市场规模同比+8.6%至141亿元,18-21年CAGR为5.2%,预计22/23年国内PLC市场保持8%以上的增速增长至165亿元以上。

  3)工业机器人:据MIR数据及预测,我国工业机器人2021年产量同比增长49.5%至25.64万台,预计2022年产量将接近31万台,增速达20.5%。

  4)工业计算机:随着过程工业的预期投资提高以及工业计算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外的持续应用,全球工业计算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HIS预计,到2023年全球工业计算机市场规模将达到52亿美元,2016~2023年CAGR约为7.2%。

  5)变频:2020年我国变频器市场规模同比+8%为301亿元,其中中低压、高压分别占85%、15%,2017-2020年CAGR为6.98%。

  目前工控连接器领域以美日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在技术壁垒、地域限制和附加值较高的工业等领域,连接器产品研发和制造方面不占优势,泰科、安费诺等国际企业仍然占据相关领域连接器产品的技术高地。

  全球十大连接器供应商中6家提供工业领域连接器。在工业以太网连接器市场中,全球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别是安费诺、百通、菲尼克斯、泰科和魏德米勒,这些头部公司目前占总市场份额的65%以上,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继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中国是连接器全球第一大市场,但由于起步较晚,整体仍以中低端产品居多。此外,国内市场集中度也在快速提升,前五大连接器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合计从2010年的5.15%增加至2018年的42.77%。

  本土连接器厂商凭借产业集群效益、市场优势,通过标准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形成了良好的成本竞争力,已在消费电子等领域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国内头部连接器供应商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通讯领域,而提供工业控制连接器的国内供应商数量较少。

  根据《2019中国智能制造研究报告》数据,仅有40%的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未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企业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以汇川技术为代表的工控本土企业崛起,推动国内工业控制连接器厂商率先受益。根据中国工控网数据,2010年至2020年,工业自动化行业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从27.10%增长至40.80%,本土品牌在部分领域已具备较强竞争水平。预计随着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政策的落地实施,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仍将进一步扩大,结合国产化替代需求,国内工业控制连接器厂商将率先受益。

  20世纪90年代起,欧美日知名连接器厂商陆续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国内连接器企业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持续提高,诸如稳定性、精密度等产品关键性能指标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并凭借低成本、贴近客户、反应灵活等优势,逐步扩大连接器市场份额。

  同时,国际贸易摩擦导致跨境采购不确定性增加,加之新冠疫情蔓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厂商的交付能力。

  下游本土企业为降低原材料成本、贴近供应产地,逐渐倾向于采购同等质量标准下价格更优惠的国产连接器,从而加速推进连接器的国产化替代和本土化生产,为国内工控连接器厂商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汽车连接器是用于汽车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电流/信号传输的基础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动力系统、车身系统、底盘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汽车系统模块。

  汽车连接器主要是以电连接器为主,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车载射频高速连接器亦得到大量应用。

  因汽车领域特殊的安全性要求,连接器(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连接器)性能侧重点为高电压、大电流、抗干扰等电气性能,并且需要具备机械寿命长、抗振动冲击等长期处于动态工作环境中的良好机械性能。

  汽车领域连接器产品的技术难点为接触电阻设计和材料选择技术,需要满足接触电阻低、工作时温升小的要求;此外产品需要具备高防护等级、抗冷热冲击、抗振动冲击等性能,故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具备较强的仿真分析能力和失效模式分析能力。汽车连接器质量要求较为苛刻,相应供应商必须获得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和零部件短缺导致汽车产销量均有大幅下降,全球燃油车销量从19年的8821万辆下滑至7485万辆,同比下降15.1%。而随着汽车电动化以及智能化升级,包括电动传动系统技术和安全和驾驶辅助技术的革新,智能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快速提升,销量望高速增长,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312万辆同比增长41.2%,2021年销量实现翻番以上增长达650万辆以上,预计2022年销量有望接近900万辆。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并且新能源汽车相较传统汽车所使用的电气设备更多,连接器单车使用数量将呈现上升趋势,汽车连接器的市场空间还将进一步放大。

  2020年中国传统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为596.5亿元,占汽车连接器总规模的92.6%,2016~2020年CAGR为-0.67%;而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为47.8亿元,占汽车连接器总规模的7.4%,2016~2020年CAGR为33.64%。

  高压连接器是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的重要电器零件。与传统燃油车不同,新能源汽车采用三电系统为汽车提供动力。为保证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新能源汽车往往需要较大功率的驱动能量,即需要高电压、大电流。

  目前主流车型高压系统采取400-800V高压架构,因此,新能源车高压连接器一般根据不同场景的需要提供60V~380V及以上电压等级传输、10A~300A及以上的电流等级传输。高压连接器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和小三电(DC/DC转换器、车载充电机、PDU)系统。

  当前技术架构下,高压连接器单价在100~250元之间,单辆电动车需要15~20个,而在一些采用双电机或是驱动电机功率较大的车型上,高压连接器的使用数量将会更大。

  因此,新能源汽车单车连接器价值量是传统燃油汽车3~5倍甚至更大,这就大幅推动了高压连接器市场的需求。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225万辆,渗透率仅3.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37万辆,渗透率仅为5.4%。但据乘联会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14.8%,迎来快速渗透阶段。

  在全球各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各大汽车厂商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力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加,为高压连接器的增长持续提供动能。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为47.8亿元,预计2018~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4.13%。

  高速连接器主要分为FAKRA连接器、Mini-FAKRA(HFM)连接器、HSD连接器以及车载以太网连接器。汽车高速连接器主要应用于车载摄像头、车载雷达、IVI系统、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

  汽车行业逐渐向科技制造转型,汽车中娱乐、办公、消费等需求增加,车内通信数据总量显著上升,对数据传输提出更高要求。

  微软预测实现自动驾驶后,单车每天将产生20~100TB的数据量,至少需要2000Mbps甚至10Gbps的传输速率才能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高速高频连接器用量将快速攀升。

  国内外汽车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持续推动汽车连接器需求攀升。根据OICA数据,2020年全球汽车年产量同比下滑15.8%至7762.16万辆,其中国内汽车产量同比下滑1.2%至2522.5万辆占比约32.5%。

  中国汽车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2015~2020年间,中国汽车年产量从2450.33万辆增长至2522.52万辆,CAGR为0.58%,并超过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汽车销量方面,2021年全球十大汽车销量国排名为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德国、巴西、韩国、俄罗斯、法国和英国。其中,中国市场以2148.24万辆的汽车销售数据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以1494.72万辆的汽车销量位居全球第二;日本以444.84万辆的汽车销量位居全球第三。

  智能化趋势下,智能汽车的出货量快速提升。2020年全球智能汽车出货量为5649万辆,同比增长10.55%,而中国智能汽车出货量为1300万辆,同比增长38.6%。

  预计2021年全球及中国智能汽车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9%和6%至6150万辆和1380万辆。据罗兰贝格公司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有30%的车辆具有L1级功能,35%的车辆具有L2级功能,5%的车辆具有L3级或更高功能。

  根据华为《智能世界2030》,到2030年,中国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将达到20%,整车算力将超过5000TOPS,C-V2(CellularVehicle-to-Everything)渗透率达60%。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升级、渗透率逐渐提高,包括高速高频连接器在内的汽车电子零件市场将继续扩大。

  据中汽协预测,预计2022年全球和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分别达到21399亿元和9783亿元,同比增长6%和10%。

  与其他连接器产品相比,汽车连接器在研发难度、稳定性与可靠性、制作工艺等方面要求更高。此外,车规及产品的研发周期以及汽车厂商认证周期均相对较长,放量需要一定时间,先发者优势明显。

  世界前五大汽车连接器供应商成立时间均为20世纪50-60年代甚至更早,经验积累丰富,产业资源更加雄厚。

  此外,为避免试错成本,下游车企倾向于选择品牌度更高的零部件供应商,这使得头部连接器供应商拥有主要的市场份额。

  据Bishop&Associates数据显示,2019年泰科电子占到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39.1%的份额,CR5市占率合计66.8%,领先地位突出。

  中国连接器行业起步较晚,因生产工艺、研发能力还不及美日连接器龙头厂商,在汽车领域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连接器厂商多以消费电子连接器等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为主,包括高压、高速连接器在内的汽车连接器在国内市场仍被海外龙头厂商占据主要份额。

  但近年来随着技术持续迭代、国内新能源造车势力的崛起,国内连接器厂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凭借逐渐改进的工艺、成本控制和快速反应等优势,形成一定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下游需求的推动下,有望在汽车高压高速连接器方面持续获得突破。

  新能源连接器是光伏、风能等新能源系统中电流传输连接装置,应用于面板、电池组件、汇流箱和逆变器等场景。

  光伏连接器由一个公插和一个母插组成,是太阳能光伏接线盒的主要配件之一,也可单独用于光伏设备之间的连接。其可实现电路间的快速接通与断开,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广泛应用于光伏设备之间串联、并联的连接。

  根据欧盟Horizon2020计划的“SolarBankability”项目组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电站TOP20技术失效风险所引起的发电量收益损失中,连接器损坏烧毁排在了第二位。

  因此为避免连接器起火、烧断、接线盒失效、组件漏电和组串的组件断电等事故,新能源连接器的安全性要求较高。由于需长期暴露在紫外线、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下,对连接器防水、抗老化、抗高温等性能要求极高,因此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以及企业需投入较大成本进行前期市调和研发。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全球光伏市场新增装机量增长29%至170GWh,创历史新高。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年版)》,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球每年新增光伏装机约227~300GWh,乐观情况下,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330GWh。而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2022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或将达到75~90GW左右。

  该数值相较于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约55GW,同比增长36%~64%。同时预计到2025年,乐观情况下,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将增长至110GW。

  在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快速增长趋势下,全球光伏连接器需求亦有望保持较快增速。在乐观情况下预计到2025年全球及中国光伏连接器需求量有望分别达到9.43亿对和3.14亿对,22-25年CAGR分别为13.6%和6.9%。

  在光伏连接领域,史陶比尔、安费诺等连接器巨头在光伏领域起步早,具有一定品牌优势和研发实力,而目前终端市场对于光伏连接器的选择仍以国外大厂为主。其中MC公司1996年发明了全球首款光伏连接器,2017年公司旗下的MC4系列连接器已连接超150GW光伏系统,在全球市场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根据江苏海天电子,在光伏连接器销售过程中存在客户指定供应商的情况,处于品牌质量、维修便利、设备匹配性等因素考虑众多客户指定MC4连接器。

  近十年,维峰电子、快可电子、通灵股份、人和光伏、中环赛特、江苏海天、谐通科技等国内制造商开始探索光伏连接器领域,逐步缩小与MC公司b体育官网入口在线、安费诸等国际知名厂商差距,进一步提升国产化率。

  维峰电子现已经掌握小间距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小间距高频高速板对板连接器、模组化集成式连接器等高性能专业型连接器产品的核心技术。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工业控制连接器、汽车连接器和新能源连接器,该类连接器注重信号传输的完整性、稳定性、可靠性、防干扰性以及电磁兼容性,同时还需兼具微型化、高精密度的特征,这都对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提出较高要求。

  其中工控连接器在2019~2021年营收占比高于70%,而国内连接器行业中尚没有以工业控制连接器为主要产品的上市公司。

  公司相较国内连接器厂商在产品品质、产品丰富性及定制化方面存在优势,而相较国际一流厂商则在成本控制、客户响应方面表现更优。

  公司较早成立电子连接器技术研发中心,并已取得境内专利9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90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以及德国实用新型专利1项。

  因提高产品性能和定制化生产模式,公司投入较高的研发费用,2021年维峰电子研发费用率为10.47%,高于国内知名连接器厂商平均值7.34%。

  此外,公司设立模具研发和加工中心,对精密塑胶和五金模具进行自主研发和加工,辅之高效严格的模具项目管控系统,模具的开发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公司多年来持续为泰科、Würth集团等国际一流厂商提供连接器产品,相关业务量稳定增长。除了拥有较多高技术水平的精密模具加工设备、精密高速冲床以及全电动注塑机,公司已通过汽车行业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08质量体系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UL目击实验室认证,并在冲压、注塑、组装等生产工艺重要环节使用外购或自研的连接器CCD(图像传感器)自动化检测设备及工艺进行全流程管控,凭借高标准的质量监督体系和精密制造设备,维峰电子持续为下游客户提供具有高标准、可靠性强的高端连接器。

  公司模块化管理半成品,并建立专门仓库,成品可以在此基础上快速进行参数定制及二次开发;半成品主要按需求预测进行规模化生产并预留一定的安全库存,产成品则严格按客户订单即时生产,从而在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依据设计结构、连接方式、功能特征,公司现有产品可分为15大系列,实现批量销售的具体产品品号超过15,000个。

  公司贯彻最小库存策略,通过半成品保留一定库存实现成品的低库存,避免产生呆滞品,产成品(含发出商品)周转时间控制在1个月内。

  维峰电子汽车连接器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车载媒体设备、高清影像系统等场景,目前以中低压连接器为主,而单车中低压连接器价值量约400元左右,而公司产品在单车上的价值量预计在100元以上,未来随着客户是持续开拓导入,公司在单车价值量有望不断提升,且市场份额亦将不断提高。

  2019~2021年公司汽车连接器平均利润率为52.77%,国内主要连接器厂商企业业务毛利率多在20 ~40%,维峰电子汽车连接器业务毛利率较同行表现突出。

  公司毛利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主要提供高性能要求的“三电系统”连接器,并进入了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大型车厂直供体系,具有制造优势和成本优势。

  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莞康硕积极布局汽车高速高频连接器,尤其在mini-Fakra产品领域钻研多年,具有大批技术专利,公司未来持续在该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汽车连接器领域的综合竞争力,打开新的增量空间。

  公司生产的新能源连接器以光伏逆变器连接器为主,下游客户以阳光电源、固德威、艾罗能源、SMA、Solarage 等逆变器设备厂商为主。

  根据IHSMarkit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新增装机量将从2020年的135.7GW增加至401GW,CAGR为24.39%。2020年国内光伏逆变器新增装机量为40.71GW,2025年将达到132.33GW,CAGR为26.82%。随着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对光伏逆变器连接器需求激增,公司新能源连接器业务营收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2020~2021年,因下游光伏行业恢复、需求大幅增加,公司新能源连接器产品销量分别大幅上升51.10/100.17%。

  公司2022年新设合肥维峰子公司,完成了对阳光电源直供的准备工作,进一步加深同阳光电源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亦将积极导入更多头部客户,已实现新能源业务的高速增长。

  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原材料供应价量稳定。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塑胶原料、模治具材料、包装辅料等,采购的服务为金属表面处理服务,采购的能源主要为电力。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已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原材料供应数量、价格、质量状况稳定。

  品牌商客户主要包括泰科电子、Würth集团等国际连接器大厂,公司主要承接将其自身产能或产品体系无法覆盖的部分产品,这部分产品具有高成本、高价格、高毛利的特点。终端客户主要包括汇川技术、比亚迪等工控设备制造商及汽车厂商。

  以上两类客户对产品性能、品质要求较高,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管控能力和综合实力有严格的要求,且资质认证过程严格、周期长,合作关系建立后一般会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稳定。针对电子元器件贸易商的销售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在服务市场长尾需求方面具有效率。

  公司合计拟募集6.04亿元,其中4.41亿用于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0.63亿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本次IPO实际募集总资金14.44亿元,扣除发行相关费用后募集净额为13.25亿元。

  募投项目资金概算中,工程建设费用占用额最大为37133万元,占比61.51%,流动资金次之,包括补充流动资金和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的铺底流动资金,金额分别为10000万元和6800万元,占比分别为16.56%和11.26%。

  由于下业迅速发展及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公司预期未来订单数量将进一步增加。为此公司积极寻求通过技术改造、增加模具加工、冲压成型、注塑成型等环节的自动化设备来进行产能扩张以提高产品供应能力。

  公司将增加专用数控装备和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在生产车间的应用,并通过模具自动化加工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精简流程。建设自动化立体仓库,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实现货物存储的高度自动化、存储高速化和信息一体化。

  预计项目达产年将实现销售收入 72,650.00 万元, 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27.18%,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5.66 年(含建设期)。

  项目内容为建设连接器失效分析及可靠性实验室、连接器力学检测实验室、连接器电气特性检测实验室、高速信号测试实验室、连接器材料分析实验室及研发试制场地,引进一批先进的研发实验及检测设备,并围绕高频高速连接器、浮动式连接器、传感器连接器、伺服电机连接器、电源管理连接器等研发方向开展研发活动。

  销量方面,鉴于全球工业自动化、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加上受新冠疫情长期影响国产化替代加速,工业控制连接器市场规模未来有望持续增长;公司在承接国际一流连接器厂商订单的同时,在国内核心客户开发方面取得成效,未来几年出货量有望逐步上升。

  价格方面,2019-2021年单价呈现持续增长,且2021年增幅大于2020年,预计2022-2024年公司工业控制连接器营收分别为3.48/4.67/6.25亿元,随着产能的持续扩张以及下游工控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预计毛利率经历短暂调整后将回升至理想水平,预计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1.5%/44%/44%。

  销量方面,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同时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保持较高投入,汽车连接器产量将进一步提升;

  价格方面,随着汽车全面电动化,对单车连接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新的需求,汽车电子连接器将迎来价量齐升,预计2022-2024年公司汽车电子连接器营收分别为0.86/1.34/2.01亿元,毛利率未来2-3年可以维持较高水平,预计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50%/52%/51%。

  销量方面,在双碳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光伏、风电等绿电的占比提升,电动充电桩等新基建持续建设,连接器作为基础电子元器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场景十分广阔,新能源连接器的市场规模将稳健增长;

  价格方面,随着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进入的厂商增多,基础的产品价格将有下降的趋势,维峰电子在2021、2020新能源连接器的单价分别下降3.5%、1.7%。

  预计2022-2024年公司新能源连接器营收分别为0.68/1.13/1.75亿元,预计整体毛利率也将呈现小幅的下降趋势,预计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3%/42%/41%。

  费用率方面,我们假设公司销售、管理等费用率将保持平稳,而考虑到公司持续拓宽新领域的产品线%以上,财务费用率因募集资金较为充足,将产生额外的盈利贡献。

  我们选取业务具备一定相似性的中航光电、航天电器、永贵电器、鼎通科技、合兴股份、徕木股份、瑞可达、电连技术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2/2023/2024年PE估值平均值分别为39.33/27.75/20.83倍,维峰电子PE高于可比公司。

  维峰电子主要生产工业控制连接器、汽车连接器及新能源连接器,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与自动化设备、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光伏逆变系统等领域,其中工业控制连接器是公司最主要的业务领域。

  相较可比公司产品,公司产品在国内连接器领域具备一定的稀缺性,尤其在工控领域在国内厂商中技术实力领先。

  考虑到工控行业高景气以及广阔的国产替代空间,且公司在汽车及新能源等领域加速布局,公司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1)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全球连接器行业整体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较激烈。从市场规模看,连接器前十大厂商主要由欧美、日本等地企业所占据,并逐渐呈现集中化的趋势。公司在连接器行业已经营近二十年,但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公司在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伴随着国际连接器巨头陆续在国内设立生产基地,开发中国市场,以及国内连接器企业纷纷扩产,未来市场竞争可能加剧。如果公司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未能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响应速度、市场营销等方面持续提升,则可能导致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下降,进而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受益于下游工控、汽车及新能源行业高需求,公司主营业务快速放量,如果下业发展不及预期,或者景气度需求出现一定波动,将会影响公司订单及收入水平;

  3)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由于公司连接器产品主要面向工业控制、汽车及新能源领域,所面临的工作环境相对更为复杂,市场需求多样,整体表现出“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特点。

  未来公司如果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及业务创新,则可能会出现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偏离市场需求的情形,公司已有的竞争优势将可能会被削弱,从而对公司未来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造成不利影响;

  4)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下游客户众多,未来积极拓宽汽车及新能源业务领域,而汽车及新能源领域客户认证导入周期较长,且产品质量性能可能性等要求亦较高,未来若相关领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订单导入慢,会对公司未来的业务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5)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目前公司整体产能规模不足以很好的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公司通过募投项目积极扩充产能,但如果未来产能的建设以及客户订单导入放缓,将对公司未来产能的建成投产造成不利影响。

  精选报告来自【远瞻智库】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报告下载战略报告管理报告行业报告精选报告论文参考资料远瞻智库

6255327